摘自:一個新世界 發現反粒子

1.
1982年,物理學家狄拉克預測,電子應該有虛幻的對應複本,也就是質量相等、卻帶有負電荷的反粒子.1932年,美國原子物理學家安德森做實驗觀測到電子的反粒子,稱為正子,這是我們最早發現的反物質.不過事情很快就明朗,所有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物質,就連中子也有.這還真是奇怪,因為中子並不帶電荷,根本就不可能有反向的電荷

2.
1995年,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結合一個反質子和一個正子,創造出一種和氫完全相反的原子(普通氫原子是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所組成的),不過反氫原子出現之後,只存留了幾千分之一秒便消失無蹤

3.
物質和反物質彼此接觸會互相湮滅,爆出一團r射線,這就是能量最強的電磁輻射,根據現代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當初大霹靂開創宇宙的時候,不但生成了物質,同時也創造出相等數量的反物質,那麼為什麼至今還有這麼多物質,存留於我們的宇宙之中

4.
根據推測,說不定大霹靂創造的粒子數量稍稍多過反粒子,相差只達區區億分之一

5.
我們的宇宙之所乙存續至今,或許就是當初那一小撮粒子逃脫了湮滅結局所致

(以上,如有需要延伸閱讀請至各大書局或圖書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yinlove 的頭像
    sophyinlove

    ~ Relax ~

    sophyin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