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經書看看自己的世界,過度的修行容易走火入魔, 二分化的世

 

聽見怎樣好的修行就去試試, 應該很多人也跟蘇菲差不多

發現什麼覺得奇特的修行法或修行方式, 升起一種好像我也能藉由這方式達成什麼、得到什麼

 

然後就去執行, 甚至不只是"試試"

其實有些時候這是危險的

例如無為

很多人覺得只是無所作為

但其實, 換個角度看, 無為也是一種為 

要怎樣去執行無為, 每個人看完經書之後, 都有個人見解

哪個正確? 哪個不正確?

 

例如分別心, 如果是非善惡都沒有分別

真的正確嗎?

看看聖人典籍與經書, 好像每個人又有每個人的見解了

 

很多人覺得不管任何事情

一知半解是最危險的, 真的嗎?

但萬一, 那個"解"是錯誤的呢?

 

個人覺得, 不去存疑的信仰才是最危險的

所謂的文字, 本身即存在無法完全描述的缺點

藉由每個人的認知解讀, 存在分歧與謬誤也是正常的

 

個人認為, 比較安全的方式

是去接受這種謬誤, 然後去探索並保持彈性空間

 

看看那些走火入魔或看起來有點不太ok的人

他們都有奇怪的謬誤, 就是很信某個神(至少有87啪信)

或是很信某個佛、魔 or 某種書或理論

相信自己所聽的是神靈的聲音

相信自己能指揮某種能量

相信自己是??的化身...

 

就算以科學角度

看看現在的物理再看看量子力學

看看巨觀再看看微觀

科學一直在變, 過去可能是錯的

 

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

真理真的存在嗎?

 

如果說, 無常才是真理

是否接受得了呢?

 

記得很久之前, 十幾年前

蘇菲是個不太成熟的年輕人

愛嘴砲、愛筆戰、覺得黑暗滿不錯的

驕傲與自大都不缺

但是, 後來隨著歲月與經歷

慢慢發現, 原來, 指導師教的"無情無愛"並非為了親向黑暗

而是跟佛教中的放下七情六慾類似

放下情與愛之欲能少點負擔, 少點修行上的羈絆

有助於靈魂的康復與發展

當時的蘇菲並不知道, 而祂也不知道為什麼的沒直接明講...

或許, 就跟很多經書一樣, 就是不願意白話一點

但是, 也可能是時空背景不同, 所以用不一樣的方式表述

總之, 就是沒能讓人完全了解

(但後來想想,也許是因為當時的心智狀態,講了知道也未必能懂)

 

後來發現了

自然界的"愛"跟一般人認知中的愛有很大的區別

或者說, 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愛, 或者並不適合用"愛"來形容

太陽空氣水滋養萬物, 這是愛???

你要當成是愛也可以

但, 換個角度想

他們不過是在他們的位置上做他們自己的事

他沒有特別為你, 他沒有專一性

對萬物皆是如此

 

有人說, 神是愛

愛是神

神又是啥?看不見摸不著

你怎麼又能確定他愛你?

萬一他根本不愛你呢?

 

人, 常常落入自以為是的陷阱

當然, 蘇菲也曾是, 現在也繼續曾是

但是, 自我良好的一點是, 至少, 彈性是有的

因為能感知到自己的多重靈魂與身份

所以, 對很多事情都存疑但也都能接受

如月的陰晴圓缺、萬事福禍相、是非對錯黑白灰...萬物平等

甚至也能接受自己跟路邊那石頭同根同源

微觀角度, 我們確實也是, 甚至沒有差別

至是在於我們這層面活躍角度不同

展現出的外型與模式不同而已

 

回歸主題, 每個人靈魂與經歷是如此不同

導致我們看待事情與世界的角度與模式不同

所以, 所有放在眼前的東西, 都只能參考

那怕是我們的腦子, 也必須讓它只有參考的價值

為什麼?因為從小到大, 我們被灌輸了太多他人的觀念

​有無發現雖然腦只是個器官,但是卻往往難以指揮?

要讓它停歇,它繼續滔滔不絕

就算不理會它,它也會創造一些東西來

甚至,是毀滅我們自己的想法

甚至,指揮我們的手腳去做毀滅的事

真的是我們所願?

 

別推卸責任,駕馭好腦子確實就是自己的責任

修行,只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生活

更自由的生活

而非創造新的牢籠困住自己

又或者,困住別人

 

個人認為有些宮廟與宗教團體

看起來還真的像是創造牢籠困人困己

身分是和尚或修行人或宮主困住自己

用一些教條與神罰困住甚至近於恐嚇信眾

 

現在很多人就算無神論也差不多

在公司內呼風喚雨就以為自己怎麼了不得

擁有好聽的職稱,體面的衣服就忘了自己不過是個人

或他人也是個人,你我他都一樣

穿上某個名牌衣就好像是個有身分的人

穿上了修士服就以為是神的人

抹了什麼保養品就會變年輕漂亮

擁有了什麼就好像會與眾不同...

 

或是有了什麼身分就會與眾不同

父母以為自己被叫父母就會與眾不同, 至少孩子必須聽話

總裁以為自己被叫總經理或?職稱, 就會與眾不同, 高人一等

有了很多錢又怎樣, 買下全世界又怎樣? 

每個他人依舊有他人自己的生活, 每個動物植物依舊在他的位置過他的生活

控制欲也是種欲望, 無限慾望, 終究會無法滿足

而無法滿足會產生煩惱與不快樂

何必?

 

其實,任何來自於外界的

都不能代表什麼,

人, 依舊,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骨灰一壺,埋土灑海終究回歸大地

因為那怕是伴我們一生的肉體,也都是外界的

更別說是錢財、身上帶的、穿的、抹的

甚至是生出的兒女, 都不過是藉著我們的肉體孵化的軀殼

 

如果一切都不屬於我們

那, 好像做什麼都沒關係?

其實不能這樣

自然有自然的規律

靈也有自己的規律

所謂的規律即是"道"

人有腦子, 是以讓其創造而非只是破壞

喜新奇, 是因想跳脫循環

 

大靈也期待著自己能變化出什麼新的

舒服其體膚、樂其靈魂

 

造一個不一樣的天堂人間

 

因此, 每個人應該往內看內心

如果不平衡, 不舒服, 就要以不破壞自己與他人為前提的協助自己恢復平衡與舒適

至少是盡可能的

學習知識並以智慧輔助

所謂的智慧, 並不是聰明而是洞悉與深刻的覺知

在改變內心的同時, 眼前世界也會跟著改變

 

內心越來越像地獄

世界也越來越像地獄

 

內心越來越像天堂

世界越來越像天堂

 

差別只在

你想要怎樣的地獄或天堂

 

而光, 永伴黑暗

黑暗永伴光

若要愛光必也要愛黑暗

愛不存在

但包容可以

 

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yinlove 的頭像
    sophyinlove

    ~ Relax ~

    sophyin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